在如今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上,無論是什么品牌都有可能會銷聲匿跡的,而且有時只是很短的時間。像從紅極一時的“國民可樂”到銷聲匿跡,再到兩年前重新上市,天府可樂近年來正經歷企業的艱難時期。如今,天府可樂集團與自身的控股股東重慶輕紡集團以及社會投資者簽訂《天府可樂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書》等一系列合作協議,組建混合所有制企業,試圖從企業制度方面突破限制,解決面臨合作框架松散、產品研發推廣“畏手畏腳”等問題。那么這些努力能否起到作用呢?
重組方案出爐,天府可樂占股20%
7月2日,天府可樂集團與自身的控股股東重慶輕紡集團以及社會投資者簽訂《天府可樂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書》。根據合作協議,重慶輕紡集團、天府可樂集團與“戰略合作者”將組建混合所有制企業。
重慶輕紡集團、天府可樂集團以存量知識產權及設備投入,作為國資占股20%,合作方為2名自然人、3戶有限合伙企業組成的民營聯合體,以貨幣出資,占股80%。天府可樂雖未公布本次混改中的“戰略合作者”身份,但其相關負責人透露,這次的合作伙伴具備一定實力,是經過多方對比后定下來的,對方投資的初衷,是看中了天府可樂的品牌價值。
天府可樂對于此次合作,要求也十分規范。重慶輕紡集團副總經理徐陽透露,天府可樂與聯合體方強制分紅,對減少注冊資本、合資公司的解散等重要事項的否決權等方面進行了約定,確保了國有資產能夠保值增值。
業內人士指出,從產品上看,像“北冰洋”通過情懷牌的營銷達到了預計的效果,這給老品牌的復出奠定了很大的信心。因此,當時市場對于天府可樂的重新上市也較為歡迎,此次尋求戰略合作,也將為天府可樂帶來一定機遇,具體還要看合作如何進行。
合作模式松散 復出兩年虧損3000萬
天府可樂曾經一度稱為“國民可樂”,1988年,天府可樂集團公司在全國27個省市合作建成了108家分廠,產值達到3億元,占據國內可樂市場的75%份額。在鼎盛時期,天府可樂的年銷量可達20多萬噸,利稅超7000萬元,是當時國內八大飲料品牌之一。但好景不長,1994年與百事可樂合資后,原先擁有75%以上市場份額的天府卻連年虧損,銷量更是逐年驟降。同時由于債務纏身,2006年,天府方面將持有的所有股權以1.3億元的價格出售給百事公司。2016年3月,天府可樂復出。
根據媒體披露的數據顯示,在高調宣布復出后,天府可樂的銷售卻并未如預期般順暢。2016年天府可樂系列飲料生產總量為99.57萬箱,銷售額3818萬元,利潤虧損1387萬元;2017年產量70.54萬箱,銷售額3196萬元,利潤虧損1695萬元。
徐陽坦言,過去兩年的“失利”,原因在于采取收取品牌管理費這一合作模式過于簡單,在這種“松散式”的合作框架下,合作方沒有商標和配方等核心資產,擔心“為他人作嫁衣”,因此不敢在產品研發、產能擴充上加大投入,不敢放開手腳拓展市場,導致了市場反應不理想。
競爭壓力大 如何搶占市場待解
中國飲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,近年來,國內碳酸飲料產量在2014年達到1810.66萬噸的后,已經是連續三年負增長,2017年產量跌至1744.41萬噸。從各品種占飲料總產量的比重來看,2017年碳酸飲料占比9.66%,已經跌破10%。
碳酸飲料市場下滑,對于重新上市的天府可樂也面臨著市場的重重考驗。業內人士認為,天府可樂在市場消失多年,曾經的粉絲也基本已步入中年,而新興的消費者對于這一品牌幾乎沒有概念,因此天府可樂首先需要解決如何培養消費群體的問題。另外,碳酸飲料市場不景氣,加之市場品牌競爭壓力大,如何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也是天府可樂需要考慮的。
對于未來的發展,重慶輕紡集團董事長謝英明表示,改革后的天府可樂將立足川渝、拓展全國。新的天府可樂將立足于植物型保健功能的碳酸飲料定位,集中資源實現市場突破,同時,在此基礎上,逐步擴大生產線,搶占飲料市場份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