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主席習(xí)近平到北京的包子鋪餐,引發(fā)“包子熱”。實際上,很多外國友人來到北京也都嘗試過北京美食,并且給出了不一樣的評價。
個宣稱自己喜愛北京美食的外國名人,是美國女作家賽珍珠。早在二戰(zhàn)前,她曾在美國津津樂道于其所青睞的“北京小吃”,此后也經(jīng)常提及。1972年,她更出版了一部以記錄中國和亞洲美食為主的烹飪書,其中也對“北京名菜”贊賞不已。
不過這位在中國生活30多年的美國作家,雖然以“中國元素”著稱于世,甚至拿到諾貝爾文學(xué)獎,但在真正的“中國通”眼里卻是個不折不扣的“洋涇浜漢學(xué)家”,文學(xué)作品中的中國元素固似是而非,筆下的“中國美食”也是隔靴搔癢——別的不說,拿“北京小吃”來說,她經(jīng)常提到的是餃子,這當(dāng)然不能算錯,可這樣的“特色小吃”,在中國北方幾乎每個城市都能掛上號;至于那本書,里面被她當(dāng)作“北京名菜”代表的,竟是糖醋魚,這離譜得有些不著邊際了。
比賽珍珠更早的外國旅華美食家也有,比如法國傳教士白晉。這位被法國耶穌會乃至宮廷寄托傳教厚望、在清朝以幫助繪制全國地圖名垂史冊的著名人物,回到法國后,曾在當(dāng)時著名的“美食圣殿”凡爾賽宮,當(dāng)著素以愛慕美食著稱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盛贊中國美食,并稱“如果不是法國還有波爾多,法國餐飲會滿盤皆輸給中國餐飲”,意思是法國飲食只有酒比中國飲食更強。不過白晉并未確切指出,自己究竟喜歡的是哪些北京美食。在清朝檔案里,有康熙等皇帝賜給他鹿脯等野味的記錄,從中約略可以推斷,他喜愛和接受的北京美食,應(yīng)該以烤肉之類滿族傳統(tǒng)食品為主。
美國歷任駐華大使、代表中不乏名人和“中國通”,其中也有不少熱愛北京美食,如后來當(dāng)上美國總統(tǒng)的老布什,是著名的“北京烤鴨迷”,他喜歡的北京美食除了烤鴨,還有烤羊排;能說中文的前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是中國美食的發(fā)燒友,喜歡的北京小吃品種比較簡單,如鍋貼,但他的特別之處在于不喜歡“改良型中餐”,而是青睞原汁原味的本土風(fēng)味美食。
不過由于種種原因,即便是“中國通”,喜歡的中國美食也未必是北京風(fēng)味,如恒安石這個出生在中國的前美國駐華大使更喜歡山西和膠東風(fēng)味。喜歡北京美食的幾位,也同樣有其他風(fēng)味愛好,如洪博培自稱更喜歡川菜,而且無辣不歡,而布什夫婦據(jù)透露對杭州名菜——叫花雞也有濃厚興趣。但并不是每個在北京生活很久的外國名人,都會欣賞、喜歡北京美食。比如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,在中國生活了55年之久,其中僅在燕京大學(xué)任教長達27年。北京是他居住最久、感情最深的中國城市。
但這位“準北京人”卻偏偏沒長一副“北京胃”,作為中國通,他津津樂道的是杭州小吃和菜肴,而不是北京的,這是因為他出生在杭州耶穌堂弄3號,并在這里度過了11年童年生涯。其他政要中自稱喜歡中餐的很多,但熱衷正宗北京美食的卻不算多。如法國前總統(tǒng)希拉克,喜歡的是川菜和上海本地特色的“本土化西餐”,薩科齊和英國前首相布朗喜歡的是酸甜口味的“改良版中餐”,英國現(xiàn)任首相卡梅倫喜歡的是四川辣火鍋。
俄羅斯“中國通”羅高壽在北京當(dāng)了多年大使,所津津樂道的兩道“北京美食”——京醬肉絲和宮保雞丁,前者還可算靠譜,后者有些“跑題”。倒是加拿大總理哈珀,據(jù)說千真萬確喜歡北京風(fēng)味小吃——炸醬面,這恐怕和加拿大崇尚多元文化,能接觸到較多、較正宗的各國風(fēng)味小吃有關(guān)。除了“中國通”和常駐北京的大使們,外國政要對北京餐飲也只能是走馬觀花,很難養(yǎng)成固定的品味。至于另一些被人津津樂道的“外國政要之北京小吃品味”,如拜登炒肝、駱家輝炸醬面、雅各布·盧餃子……則恐不過是蜻蜓點水,偶或嘗鮮,并非酷愛這一口。